序号
|
项目名称
|
2016年实施内容及工作目标
|
30
|
名优骨干教师培育引进工程
|
引进各类名优骨干教师3-5名;加强名优骨干教师工作站建设,培育带徒研修员800名。
|
31
|
实施中小学生餐饮提升工程
|
实施浙江省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,加快全区中小学食堂升级改造。深入推进全区学校食堂“集体运作、统一采购、营养配餐、师生同伙”的管理,提高A、B级食堂比例。建立学校食堂人员薪金保障机制。
|
32
|
推进教育惠民工程
|
继续实施中职生免费政策、成人“双证制”培训补助、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政策;加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、送教上门工作。
|
33
|
推进教育设施建设
|
建设完成大碶石湫幼儿园;继续推进泰河中学迁建、灵山学校初中部扩建、北仑职高实训楼、小港长山幼儿园、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援外大楼工程;开工建设岷山中学工程、顾国和中学改造工程、春晓洋沙山学校、宁波(北仑)公共实训中心项目。
|
34
|
推进卫生设施建设
|
开工建设白峰镇郭巨卫生院迁建项目;启动北仑区宗瑞医院整体改造项目方案研究、小港医院三期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。推进宁波北仑骨科医院、宁波市北仑区京顺医院项目。
|
35
|
实施计划生育惠民和均等化服务
|
推进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全覆盖,实行计划生育的城乡家庭,年满60周岁的对象按每人每月发放奖扶金100元,落实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扶政策,每人每月发放500--800元;累计享受人数1.8万余人(其中新增3301人),发放奖扶金2559万元。深入推进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,每对花费410元,投入62万余元,预计受益3000余人次。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“五免一补”服务,有序实行免费放环、取环、人流引产、结扎、查环查孕和住院分娩补助,预计投入35万元,受益人数5万人左右。
|
36
|
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
|
推进城乡居民和各类中小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,扩大参保受益面。全年四类城乡居民(成年居民、未成年人、婴幼儿)参保126300人,学生参保43700人,两项合计参保人数170000人。完善城乡居民医保附加意外伤害保险制度。
|
37
|
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障
|
认真落实国家、省市养老保险政策,逐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,提高养老保障待遇水平。加强养老保障政策宣传,结合全民参保登记管理工作,进一步扩大本地户籍人口养老保险覆盖面,户籍人口参保率达到96%;基本完成“老农保”并转退工作,继续推进被征地养老保障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衔接,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。
|
38
|
实施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
|
继续对全区农户实行政策性住房保险,对农房及屋内财产进行投保。
|
39
|
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
|
抓紧进行春晓养老中心项目招商,努力提高区域养老服务供给能力。
|
40
|
推进福利院设施建设
|
建成北仑区中心福利院(残疾人康复中心)一期工程,新增床位600张。
|
41
|
实施惠民殡葬服务
|
开工建设新碶永久殡仪服务中心工程。
|
42
|
促进充分就业
|
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,动态消除“零就业家庭”,净增城镇就业岗位8500个,开发保持公益性岗位200个,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500人;开展充分就业创建活动,所有街道(镇)充分就业创建复查达标。加强就业服务,举办大型招聘会90场次以上,提供就业岗位13万个。
|
43
|
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
|
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,力争北仑本地生源毕业生首次就业率95%以上,困难家庭毕业生100%就业;做好大学生引进“1111”工程,举办“万名大学生就业实习”、“校地对接”等活动,引进就业实习大学生8000人;搭建校企合作平台,实现企业需求与高校生源直接对接;全年举办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专场18次;按规定发放大中专实习补贴、就业社保补贴、购房补贴等相关补助。
|
44
|
加大人才开发引进力度
|
力争全区新增各类人才2.4万人,使全区人才总量超过21.4万人。博士、硕士以上人才比上年增加10%以上。推进人才开发“三金工程”。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,力争入选国家、省级“千人计划”和市级“3315”计划2-3人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项目落户6项。大力引进海外工程师20名。全面打造人才创业创新载体,新建院士工作站、博士工作站和研究生工作站2—5家。建立区级大学生实习基地15家。
|
45
|
实施老旧小区配套设施改造工程
|
实施新碶片、大碶片、小港片、柴桥片、戚家山片等片区计划内老旧小区改造工程,内容为屋面维修、外墙粉刷、雨污水改造等。老小区天然气改造和普及,2016年计划完成2000户。计划对6个老旧小区10千伏配变、10千伏环网柜和低压柜进行改造更换。
|
46
|
实施街景整治工程
|
开工建设春晓大道路灯改造工程。
|
47
|
实施背街小巷改造工程
|
推进灵峰山路(富春江-329国道)道路改造、长江路(四明山路-恒山路、华山路-骆霞线)人行道改造,实施新碶街道部分区域背街小巷整治及边角地美化。
|
48
|
提高物业管理水平
|
完善物业管理体制机制,提升物业服务水平,逐步提升群众对物业管理的满意度;加强业委会组织建设,开展业委会成员业务培训,指导各街道业委会规范运作;大力支持业主自治管理。
|
49
|
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
|
实施送戏、送电影、送书下乡工程,全年计划送戏下乡360场,送电影900场,送书10000册;积极开展区域文化交流,组织开展县市区级文化交流3次,街道(镇)级文化交流10次;积极抓好以“海享大舞台”、“快乐戏台”为主的文化乐民平台、以“九峰讲坛”、“仑博展台”为主的文化慧民平台、以社区文艺团队、企业文化俱乐部为主的文化聚民平台,计划完成海享舞台120场、快乐戏台10场、九峰讲坛10场,丰富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。
|
50
|
推进文化服务设施建设
|
推进全区街道(镇)基础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,推进健身路径、各类球场等基础设施建设;建设白峰镇“盛威”体育馆、戚家山街道文化体艺活动中心。
|
51
|
加强文化市场监管
|
加强文化市场管理,加大市场巡查力度,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。积极探索构建行政审批、行政执法与行业自律“三位一体”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,依靠各部门协作配合,实现对市场的全程管理。深入开展“扫黄打非”和文化市场联合执法行动,严厉打击违法经营活动,努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。
|